将时间的指针拨回那个时候,英孚负责成人英语的中国公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愿接纳华尔街英语无法完成课程的学员,们不会接盘华尔街英语,而且不会从(学员转平台的过程)中收取任何费用,完全是出于企业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据悉,英孚教育为华尔街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那个时候,英孚负责成人英语的中国公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愿接纳华尔街英语无法完成课程的学员,们不会接盘华尔街英语,而且不会从(学员转平台的过程)中收取任何费用,完全是出于企业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据悉,英孚教育为华尔街英语学员免费提供时长为12个月的在线课程。
如这些学员选择升级到英孚教育的相关课程,可以享受50%的特别折扣。据此,部分身背“教育贷”的华尔街英语学员,以为看到了一丝转机。
但这个身披荣光的白衣骑士,在双减政策的敏感时段,依然在大力推行“教育贷”。日前,《证券日报》记者以学生的身份,在北京万寿路英孚教育中心暗访时,一谈到学费过高就被推荐使用“教育贷”。
“教育贷”多可恶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华尔街英语的那批受害者最后发言权。据媒体报道,在一个400多人的华尔街英语学员群里,几乎所有学员都是出于工作后自我提升的目的而参与的英语培训,均为成年人,目前没有消耗掉的课程费用折合金额多在3万-20万之间。
部分学员在华尔街英语的推荐下采用了金融机构借款的方式购买课程,有四位学员对记者表示,华尔街英语方面推荐其使用百度有钱花APP借款,可分12期、18期或者24期还款;另外两位学员则使用银行信用卡预付了三年的学费。
“当时销售让我从支付宝或者信用卡贷款,我选了招行信用卡分期,36期还完。课程总共费用超过40万元,其中20万元是我自己贷款的。”由于工作上有对外交流的需求,北京的田女士此前在华尔街英语报名了一对一私教Market Leader课程,属于上门上课的VIP服务,单课时价格近2000元。但她目前只使用了2个月的服务,却预交了5年的课程费。
虽然贷款目的是进行英语培训,但培训机构推荐了贷款之后即便不能提供服务,还是可以置身事外,客户只能与金融机构协商解决。
教育贷的风险在于,合同一签,学员就和金融机构建立了借贷关系,与华尔街英语并无直接法律关系,即便华尔街英语不能正常提供授课服务,学员们仍需继续还款。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多,金融行业经历了最强监管,P2P被清退,行业进入规范的轨道,而教育行业,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教培机构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三个月课程的规定,为什么还有机构在大力推广教育贷,而金融机构也仍在放贷?
如今,“双减”的靴子已经落地,但英孚英语还在推行着教育贷。
据证券日报报道,9月中旬,记者以学生的身份在万寿路英孚教育中心进行咨询,销售人员推荐记者购买48个月的课程包,售价为39999元。当记者表示费用太高无力支付时,销售人员推荐记者使用第三方“贷款”,首付只需5000元,其余的费用按月分期支付,且利息和手续费均由英孚教育方面承担。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英孚英语第一次因教育贷被曝光。
英孚屡遭点名
如果浏览各大投诉平台,不难发现有多位学员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块、聚投诉、黑猫投诉等消费者投诉平台投诉英孚教育,投诉的内容包括:诱导贷款、退款难、霸王条款等等。
据《经理人》杂志查阅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块获悉,仅仅是去年6月份,投诉英孚教育的信息高达6条,时间集中于6月17日-30日,平均不到3天就有一条投诉信息。
其中,上海市一学员指出,在其表示支付金额太大有困难时,英孚教育销售人员说可以分期付款,但是并没有被告知贷款风险。该学员认为,英孚教育存在偷换概念刻意隐瞒的行为,分期付款和贷款完全是两个概念。
人民日报也在去年,揭露出英孚英语“分期缴费变贷款”的新闻。
据报道,在深圳上班的刘女士于2019年3月份去英孚教育成人英语(万象中心)咨询课程问题,经过与销售人员的长达几小时的交流之后,刘女士在没有细看合同的情况下签署了协议,合同签约时间为2019年3月18日,课程费用为40999元。
由金额较大,刘女士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此时,销售人员称可以分期付款且无利息,一个月仅需还千余元。在销售人员的建议下,刘女士选择分期缴费,当天现场消费4100元,用招联金融App分期36899元,一共分24期还,每期还1537.45元。
北京一学员雯雯(化名)遭遇类似情况,课程费用为45999元,在雯雯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销售人员也称可用无息的分期付款。当天,雯雯在现场用信用卡刷了8000元,另外需要在百度有钱花App分期37999元,值得指出的是,销售人员没有告知其分期缴费是贷款,也未告知如何还款。
实际上,英孚教育教育分期套路学员的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曝光。2019年6月,中新经纬就曾发文报道,不少英孚教育学员投诉,在英孚教育购买课程分期付款变成上征信的网贷,申请退费时却被对方以超出时间的理由拒绝,还有一些学员的退款申请因沟通不畅,被拖延数月甚至数年。
而配与英孚教育合作的资金方包括大名鼎鼎的百度“度小满”有钱花“以及招商银行旗下的招联金融。
教育分期作为一个本可让学员、教育机构和金融机构三方共赢的良好产品,为何近几年不断爆出各种套路:诱导性贷款、退款难、甚至捐款跑路,教育机构和资金方互相推诿扯皮?
以英孚教育为例,这家来自瑞典的教育机构为何在国外规规矩矩,到了中国却联合贷款机构,通过销售套路、霸王条款,任意收割学员?且在中新社和人民网相继曝光后,仍然推诿扯皮。
另一方面,与英孚教育合作的持牌机构招联金融以及非持牌机构百度度小满在这些丑闻中到底应承担什么责任?他们是否对教育机构推销分期贷款的不合规行为监督不力?这些答案都值得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