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殷切愿望。 于是,很多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席地而起,良莠不齐,价格却不菲。 近日,笔者在一篇文章中了解到,一个叫“树童英语”的教育机构,有着不为人知的内幕。 而写下这篇文章的,正是树童内部的员工。 一位12年树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殷切愿望。
于是,很多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席地而起,良莠不齐,价格却不菲。
近日,笔者在一篇文章中了解到,一个叫“树童英语”的教育机构,有着不为人知的内幕。
而写下这篇文章的,正是树童内部的员工。
一位12年树童员工的自述:
看了这篇文章,笔者内心五味杂陈。
既觉得是意料之中,又暗自感到无奈。
打着教育的幌子,来实现敛财的目的,我想不仅仅只有“树童”这一家机构。
在无底线的扩张之路上,反映的是欲望的无底洞。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过这样的陈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所以,树童之所以被内部成员曝光,也是因为在扩张的浪潮中,无法抵御资金的缺口,导致了发不出工资,致使员工利益受损。
而更为深刻的原因,是它丧失了作为教育机构的初衷,丧失了作为教育企业的良心,把家长当成“割韭菜”和填补漏洞的工具,把“为了孩子的未来”当成敛财的托词!
而我们的家长呢,却看不透这些高价培训机构的骗局,还为“成为股东”而沾沾自喜。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很流行“入股式”的报名,美其名成为参与企业的发展,实质上只是别人一盘棋里的棋子。
笔者在朋友圈经常就看见,某某女士/男士正式成为XX培训机构的股东之一,是某个校区的合伙人,然后发出一张手持证书的照片,一片光荣与和谐。
但是,这些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到连带的责任。包括自己做的这个事,其实只是帮别人转嫁风险和承担财务压力。
为什么这些培训机构那么容易就获得家长的投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的虚荣心和贪念。
很多人,非常渴望得到某个机构的认证、某个头衔或某个社会身份,以此彰显自己的身份,当然,更重要的是有获利的驱动。
就像“树童”承诺的红利分成,以及3年后全额返还等招数,都是为了吸引家长掉进这个坑里,然后把利益捆绑起来,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体。
而孩子的教育呢,谁又去关心,去真正把精力落实到教育上?
说个小秘密,曾经,笔者也去“树童英语”面试过。
我发现,只要你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不论有没有外语专业背景,都有机会成为一个“老师”。
而且,培训机构老师的流动性很大,教育资质参差不齐,只要按照培训系统里的一系列教程和模式上课,就完成了对孩子们的“教育”。
孩子每周在环境漂亮的教室里“学习”一两个小时,最后又能得到什么能力的提升?
尤其是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根本不需要高强度的学习,只是一个培养兴趣的过程,有必要花费昂贵的学费,去给别人“上课”吗?
也许很多家庭支付得起,就当给孩子去玩儿了,可是这无疑是助长了某些图谋不轨的机构敛财的机会。
他们看准的,正是家长们对孩子的“成功渴望”,于是制造早教要“赢在起跑线”的焦虑感,宣扬一种“教育要趁早,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孩子”的思想。
往后十几年,孩子的学习之路漫长而艰辛,你担心他们学得不够吗?提早透支孩子的学习欲望,这是一种“培养”,还是“扼杀”呢?
其实,家长只是把本应承担的家庭教育,转嫁到培训机构身上,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他们觉得别人够专业,能教得好自己的孩子,却忽略了最应该陪伴孩子的,是自己。
与其把时间和金钱投资在教育机构,帮别人割韭菜,不如多花心思陪着孩子去看书、去公园玩、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带着孩子去外面看看世界,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不知道,对这个世界充满未知的探索欲。
让教育回到本质上去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可爱麻妈育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