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碑问答:分享在线英语一对一外教哪个好真实评价,让更多人知道学英语有哪些培训机构是比较好的,哪家培训机构更好!

它倒闭,真不意外 英语 毕业 华尔街英语

英语口语培训 admin 评论



“华尔街英语或宣布下周破产”的消息出来,我仿佛一下子被拉回到了7、8年前; 当时学校旁边有个商场,每次去都会在扶梯口遇到穿着正装的年轻女孩,笑语盈盈问你“学英语有兴趣吗”。 如果不小心瞟了眼她手里的传单,就会立刻被紧紧跟住; 对方能一口气讲出好


“华尔街英语或宣布下周破产”的消息出来,我仿佛一下子被拉回到了7、8年前;

当时学校旁边有个商场,每次去都会在扶梯口遇到穿着正装的年轻女孩,笑语盈盈问你“学英语有兴趣吗”。

如果不小心瞟了眼她手里的传单,就会立刻被紧紧跟住;

对方能一口气讲出好几个通过学英语登上人生巅峰的故事,让你想拒绝都没有机会插嘴。

毕业后,我偶尔也曾路过华尔街英语的门店。

但早已学会了无视销售们,面无表情、目视前方地走开。

那些话术也渐渐从金光闪闪的故事,变成了“能考研”“能给简历加分”;

直到后来,连这些也没人信了。

“学英语就能走上人生巅峰?”

十年前我拒绝销售小姐姐的时候,内心多少是带点窘迫的。

这家机构以美国一条知名度最高的金融街来命名,看着就跟我这样的穷学生格格不入。

销售们全都一身正装,化精致的妆容,说流利的美式口音英语;

配上豪华的前台大厅、国际感十足的宣传图,让人觉得这个地方太高级了,就算是体验气氛就值得花大价钱。

十几年前以“实用英语”起家的机构有很多,但华尔街英语是少数几个从头到尾只做成人培训的。

课程需求分类是“职业发展”“个人成长”“出国旅行”,跟后来如火如荼的K12教培毫不相关。

打开它的官网,最吸引人的也是一大堆“改变人生”的故事——

那些主人公甚至在学英语之前,日子就过得比我好多了。

39岁的外企女主管因为不会英语陷入职业瓶颈,报名VIP后成功升职;

全职妈妈本来是为了辅导孩子才去上课,结果不仅充实了自己的无聊生活,还交到了不少朋友。

后来有来自小城市的网友,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走进门店大厅的场景:

“英语角有几名学员围着一个外国人对话,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外教。”

如果后来青少年英语机构聊的是焦虑,那么面向成人的英语机构,则是在贩卖蓝图——

一种“学了英语,你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好”的蓝图。

在更早的新闻报道中,销售们的话术始终围绕这“培养实际交往能力”;

如果学员是为了要过级或考试,“建议你不要来这里。”

机构内部没有对标各类英语考试,而是按照“应用能力”分成了不同等级的课程。

当然根据后来的主流观点,这样是为了更好“卖课”——没有外界统一标准,学员也就难以判断老师的教学水平。

但这能成为成人英语培训曾经的一个“卖点”,也恰恰是戳中了当时很多人“技多不压身”的心态。

有十年前的老学员回忆,自己当时就是单纯想学点东西的:“其实当工作也用不到,但就是觉得学点没坏处。”

这种心态在后来的学员中也同样存在。

华尔街英语破产消息传出后,有记者加进了一个400多人的学员群,发现里面很多人的初衷都是为了“自我提升”。

但同样肉眼可见的是,吃这一套的人越来越少了。

在青少年培训班越来越火的那几年,成人英语培训的市场则是一路走低。

新东方、51talk……这些原本靠着“教成年人英语”起家的机构,纷纷加入K12的大军。

甚至可以说,早在最近教培行业发生震荡的几年前,线下成人英语培训已经迎来行业拐点,现在连下坡路都已经快要走到了尽头——

而华尔街英语的破产,只不过是一场漫长衰落的最后“叹息”而已。

“我学的不是英语,

是机会”

成人英语培训做不下去,商业模式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

比如销售人员的洗脑式话术、课程质量不高、后续退费困难,甚至“教育贷”等问题,都让它在很多人心中与“忽悠”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但这些问题并非后来才出现。早在2002年,就有记者报道过华尔街英语的“天价收费”:

学完“基本能力组”的课程总共需要花费36180元,而当时北京的工薪阶层每户月收入只有1700元左右。

“贷款学习”的争议也是那时就有,但依然抵挡不了人们的报班热情;

不管有钱没钱、有用没用,都对学英语有着强烈的憧憬。

《都挺好》中苏明玉认识师父老蒙,就是因为给他推销自己学习创办的英语辅导班;

而她当时的梦想也是,攒钱出国留学,远离那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当年有新闻中说,“对现有工作不满意,希望通过提高英语水平,谋得更高、更好发展的,这类人在(成人英语)学员中占绝大部分。”

而华尔街英语官网上的所有案例中,也是那个刚毕业女大学生嘉怡的故事最打动人。

想留学但没钱没底子,于是一边打工赚钱、一边上英语课;

这是典型的、至少十年前的理想生活模板了,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

“职场35岁红线”牢牢卡在头上,如今的年轻人恨不得从大一就要决定,毕业以后是早点工作还是专攻学历,是要出国镀金还是考研考公;

谁还敢把自己最新鲜、宝贵的年纪,浪费在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虚无缥缈之上。

但往回数上十年,这种“逆天改命”的心态到处都是;

可能折腾个几年也不见什么成效,但总是相信“折腾比不折腾好”。

《中国合伙人》里,三个主角都经历过一大堆的挫折和失败;

成东青这种高考落榜、签证被拒、当老师被学校开除的老倒霉蛋就不说了,就连“天之骄子”孟晓峻,都经历过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只能做服务生的日子。

后来成立培训机构,成东青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地讲自己“做什么事都不成”;

然后对着满屋子的年轻人说,“这不是真正的失败,那些不敢尝试的人,才是从一开始就失败了。”

这个时期的全民英语热,大多时候都是跟类似的心态结合在一起。

不仅是一门语言技能,更是尝试告别平淡生活、打开新世界的敲门砖。

所以他们的这些“折腾”,多少都带着点不管不顾的决绝。

好多青春片里都拍过——假如有一个角色决定出国,那一定要跟现有生活做彻彻底底的告别。

男女朋友要分手,所有东西要打包,好像从来都没有关于“退路”的考虑;

就算最后还是灰头土脸地回来,但出发时一定是带着“绝不回头看”的表情。

说这是机构的营销话术也好,贩卖梦想也罢,它的吸引力是真实存在的;

人们相信只要有准备、有勇气,自己一定可以寻找到更大的舞台。

只是这种莽撞的热情还没有持续多久,就在大环境的转变以及机构的推波助澜中,迅速变成了焦虑。

去网上看近几年有关华尔街英语的吐槽,会发现已经完全不是当初那一套。

“销售上来就贬低我的穿着、工作,好像不学几个月他们的课程,人生就完了。”

还有曾经在成人英语培训机构工作过的网友,透露公司的销售话术培训已经从“针对个人发展”渐渐变成了“能去外企”。

原本的目标受众是对未来有提升计划的职场人,后来因为客源不足,开始狂拉大学生。

机构的套路方向,一定程度也反映了人们心理的改变。

即便是学英语的需求本身存在,也已经不再代表未知、挑战,而是在学的时候就已想好用途的工具。

当初的俞敏洪们、罗永浩们,靠着讲自己的发家史就能成为无数年轻人的偶像和榜样;

可如今,人们与其说是不再相信他们,不如说是再也不相信自己会成为下一条翻身成功的咸鱼。

从“改变人生”到“追赶风口”

并不是说现在的年轻人就不努力、不上进了。

退潮的只是英语热,但新的“xx热”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几年前的编程热,让一大批或学历不高、或专业冷门的年轻人,指望着靠成人编程培训变身程序员,进互联网公司拿2万月薪;

前阵子剧本杀店遍地开花,朋友圈里又有不少人打卡了“剧本杀编剧写作课”。

将要毕业的年轻人为了能挤进互联网大厂,花钱买实习名额、背笔试题库;

甚至还产生了“简历精修师”这种行业,为毕业生的求职简历进行手把手的修改和指导。

一份实习中介提供的内推简历评分表。图源财经十一人。

那些认真背题、认真按照“老师”要求修改简历的年轻人,大概心里也知道这些表面功夫对自己的能力并不会有什么提高;

但他们看重的从一开始就不是自己,而是那些让所有人都趋之若鹜的目标本身。

如果说华尔街英语还只是发现贩卖梦想过时了,于是调整了话术去贩卖焦虑;

那么这些后来者,则是彻头彻尾对功利式学习的迎合。

我那个最近正在尝试剧本杀写作的朋友,去年刚刚跟风学了编程;

再之前还研究过知识付费和区块链,连聊天时都要带上几个让人听不懂的名词。

所有人都一窝蜂地涌上同一条路,才会焦虑,才会“卷起来”。

而另一面是,没人再有耐心耗费几年时间努力,就为了去掌握一项不知道用不用的上,也不知道能用在哪儿的技能。

前一阵子有人在某问答网站上提问,自己二十八岁该不该考博;

收到的回答大多是“不要”,因为“到时候你学历的优势,根本敌不过年龄的劣势”。

整个对话中完全没有提及对学术的兴趣、未来的可能性;

每一个怀着善意的回答者,都描绘出了几幅确定的、无趣的人生图景,并斩钉截铁地劝当事人选择某一条路。

对于信奉“折腾”的一代人来说,世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矿山。

而现在,人们不再相信还有什么“未被发现的宝藏”。只有天上掉下的一个个风口,还能带来些许“总不会太坏”的安全感。

这也没什么不好。

但我偶尔还是会想起之前的日子。那时候的人们,好像没那么害怕站上命运的赌桌。

甚至总是慷慨地押上一大把时间,然后满怀期待地等待结果揭晓的那刻——

像从来不会输一样,像从来不怕输一样。
喜欢 (0) or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您的回复是我们的动力!

  • 昵称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